在高端化趨勢下,百威亞太這幾年的風頭,逐漸被國內啤酒巨頭蓋過。
文|《中國企業家》記者 張文靜
編輯|米娜
頭圖來源|視覺中國
“高端啤酒巨頭”百威亞太披露半年業績當天,股價創下了9個月以來新低。
8月3日,百威亞太公布2023年未經審核業績,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36.66億美元,同比增長14%,按呈報基準計,則同比增長6.2%;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.75億美元,同比下滑約8%,公司仍未擺脫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困境。
今年上半年利潤下滑,或源于韓國市場的拖累。百威亞太解釋稱,由于高基數和消費稅上調導致該市場每百升收入下降,商業投資增加和商品成本上漲導致盈利受影響。
不過,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,給了百威亞太管理層充足的底氣。
半年報指出,今年2月起,中國在全渠道、各級城市銷量均顯示強勁復蘇。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強勁復蘇及印度業務增長,百威亞太上半年總銷量增加9.4%至49.5億升,每百升收入增加4.2%。
對于這個業績,市場卻不太買賬。業績公布當天,百威亞太股價一度跌超7%至16.92港元,創2022年11月初以來新低,當日午后逐步回升。多家機構表示,利潤不及預期。
一個很難忽略的事實是,盡管長期盤踞在中國高端啤酒市場“一哥”的寶座上,和國產啤酒巨頭相比,這幾年百威啤酒的業績增速和資本市場表現的確不算太好。自2019年頭頂“亞洲最大啤酒公司”的光環上市以來,百威亞太的市值已縮水近1500億港元。
在百威亞太引以為豪的高端市場,青島啤酒、華潤啤酒等國內啤酒巨頭正在提速追趕。巨頭圍獵下,百威亞太的高端啤酒“老大”寶座還能坐多久?
華潤向百威“宣戰”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楊克十分看好中國啤酒市場高端化。在8月3日的電話業績會上,楊克表示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費市場,但中國高端啤酒占整個行業的比重還不到成熟市場高端水平的一半。
換言之,中國啤酒高端化大有可為。但中國啤酒高端化的下半場,還會屬于百威亞太嗎?
百威亞太是亞洲最大的啤酒公司,旗下擁有百威、時代、科羅娜、福佳、凱獅、哈爾濱等多個品牌,在過去很多年里,占據著中國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。
2014年以來,國內啤酒行業進入存量時代,銷量持續下滑,為尋求新出路,紛紛瞄向百威亞太引以為豪的高端市場。青島啤酒、華潤啤酒等國內巨頭紛紛提速高端化,并迅速崛起,高端市場的鏖戰越來越激烈。
高端化最激進的當屬華潤啤酒。2020年,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曾表示,中國啤酒市場目前的發展競爭邏輯已轉變為高端決戰的邏輯,希望“未來三年到五年,華潤雪花能在高端市場達到比較接近百威的份額”??這幾乎是在向百威“宣戰”了。
為此,華潤啤酒收購了高端啤酒品牌喜力在中國的業務。并先后推出“勇闖天涯SuperX”“匠心營造”“馬爾斯綠”“臉譜”。到2022年,華潤啤酒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約210.2萬千升,同比增長12.6%。高端產品收入已成為華潤啤酒新的增長極。
來源:中企圖庫
百威的老對手青島啤酒,也明確“青島”主品牌的中高端定位,并推出“奧古特”“鴻運當頭”等產品,加碼高端市場。到2022年,青島啤酒中高端產品銷量293萬千升,同比增長4.99%,增長明顯高于其他產品市場,由此也拉動了凈利潤的增長。在當年營收只增長6.65%的基礎上,公司的扣非凈利潤增長了45.43%。
嘉士伯與重慶啤酒完成資產重組后,重慶啤酒以烏蘇、1664、嘉士伯為代表的中高檔產品表現驚人。燕京啤酒也不斷推出高端產品,乘著高端化的東風,謀求“復興燕京”。
在此背景下,華潤雪花旗下的SuperX、馬爾斯綠,青島啤酒旗下的奧古特,嘉士伯推出的特醇等陸續崛起,都在市場擁有了一席之地。
酒類營銷專家、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告訴《中國企業家》,這些傳統啤酒大廠推出中高端產品,并給予更多的市場費用,去推廣并搶奪市場,都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百威的市場份額,對百威“一家獨大”的高端啤酒江湖地位造成了沖擊。
Euromonitor數據顯示,百威亞太在中國高端市占率從2015年的49.1%下滑到2020年的41.9%,高端市場份額被進一步瓜分。
在高端化趨勢下,百威亞太本應被看好,但這幾年,其風頭逐漸被國內啤酒巨頭蓋過。
在百威亞太公布半年業績前,燕京啤酒發布了業績報告,預計上半年扣非后凈利潤4.12億元到4.47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32%到43%,增速遠比百威亞太強勁。
把時間線拉長,2018年,百威亞太營收為67.4億美元,到2022年,營收為64.78億美元;歸母凈利潤則由9.58億美元降至9.13億美元。這5年,百威亞太業績略有倒退。
對比國內同行,2018~2022年,青島啤酒營收由265.76億元增至321.72億元,增幅還不算明顯,但凈利潤由14.22億元增至37.11億元,翻了2倍多。另一行業巨頭華潤啤酒,凈利潤在5年時間里更是翻了4倍多。
圍獵之下的防守面對國內啤酒巨頭的圍獵,百威亞太一直處于防守態勢。
2017年以后,華潤、青島等國內啤酒巨頭陸續補齊產品短板,并加大營銷和渠道投入,搶占消費者心智。而在這過程中,百威亞太或由于還背負著為母公司還債的重擔,反而加強了營銷費用控制,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市場和渠道布局。
“為母還債”的說法在2019年百威亞太上市時就出現了。此前,由于持續性收購,百威亞太的母公司百威英博負債累累。其中,2016年,百威英博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代價,收購了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SAB米勒公司,這是啤酒市場史上最大收購案。但收購后,百威英博負債沉重,到2018年末,其凈債務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。
百威亞太的上市,本身就帶有“為母還債”的“使命”。當時,百威亞太直接在上市招股說明書中稱,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將全部用于償還百威英博附屬公司的貸款。這一“使命”決定了百威亞太在經營中受到利潤和現金流訴求的限制,從而縮減費用開支。
據海通國際研報,近年來百威亞太銷售費用率震蕩下行,從2017年31.4%降至2021年28.5%,主要對手卻穩中有升。以華潤啤酒為例,同期銷售費用率由16.9%增至20.7%。
據肖竹青了解,華潤雪花、青島啤酒、燕京啤酒、重慶啤酒等巨頭通過推新品、調整產品結構,加大了渠道價差,提升渠道推銷中高端啤酒的利潤空間,激發渠道積極性和動能。“各大啤酒企業加大了對市場費用的投入,同時也加大了對銷售體系和代理商體系推銷中高端啤酒的獎勵力度。”肖竹青說。
華創證券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,在高端餐飲、夜場等終端搶占方面,內資龍頭作為進攻方,在部分地區的投放政策更受終端老板歡迎,如喜力終端費用投入力度更大且直接以現金兌現。
在中國啤酒企業發力市場和渠道布局時,百威亞太還在“吃餐飲大店和夜場渠道的老本”。肖竹青告訴《中國企業家》,百威的傳統優勢是夜場渠道,以前在夜場和餐飲大店的直供方面做得較好,網絡分銷方面薄弱,而后者正是國產啤酒企業的強項。
百威亞太主打高端,整體產品布局完善,但渠道布局和市場廣度是其短板。有業內人士直言,百威的渠道網絡做得不行,尤其是下沉的三四線市場,與華潤、青島啤酒等相比,還差得很遠。啤酒銷售渠道至關重要,百威亞太僅憑借一二線城市和區域運營,很難實現品牌優勢的銷量轉化,或形成市場壟斷。
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,風險太大。據野村證券數據,夜場及餐飲渠道在百威中國的渠道占比約為70%。然而,2019年娛樂場所治安整頓,2020年開始的疫情,使百威最強勢的夜場渠道遭受重創,百威亞太的業績也受到影響。
以2022年為例,百威亞太在業績報告中指出,過去一年中,中國夜場及餐飲渠道大規模關閉,造成銷量下跌3%,這也是百威亞太增長“失速”的重要原因。
渠道的擴張在經歷夜場渠道重創后,百威亞太開始擴張了。
據公開報道,在8月3日的電話業績會上,楊克坦言,盡管百威亞太一些品牌已經頗具規模,但在全面分銷方面仍然相對落后。如目前百威品牌的分銷率不到35%,而超高端品牌分銷點占比還不到10%。
據楊克介紹,目前在北京、上海、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,及百威高端產品傳統消費市場,百威產品表現強勁,后續隨著不同市場可支配收入的增長,“我們有機會在所有規模較小的傳統貿易和中餐館建立分銷渠道,確保我們的品牌能夠在消費者開始尋找高端啤酒市場時出現。”這就是百威亞太的擴張策略。
來源:視覺中國
楊克認為,對于百威亞太而言,分銷擴張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和優先事項。據透露,百威亞太計劃今年將高端品牌擴張城市數量從200個增加到220個,且目前進度略快于計劃。
此外,百威品牌將拓展居家消費和餐飲。楊克稱,百威亞太旗下其他超高端品牌預計也會和百威品牌相似,從夜場開始,進入居家和餐飲渠道。
這意味著,百威亞太開始主動下沉,與其他品牌“近身肉搏”。
事實上,渠道擴張早在去年就開始了。楊克在2022年半年報業績交流會上就曾提及,百威亞太向零售渠道和更多渠道進行了部分資源轉移。他表示,夜場是很有吸引力的渠道之一,但百威亞太也看到了近年來發生的變化。未來百威亞太可以在不同銷售渠道之間動態地轉移資源,還將繼續發揮電商平臺優勢,拓寬銷售渠道。
今年上半年,餐飲及夜場渠道重啟,為百威亞太帶來了業績支持。楊克透露,上半年中國市場百威品牌啤酒增長了20%以上,超高端品牌增長35%以上。尤其是第二季度,中國市場整體銷量增加了11%,因每百升收入同步增加,期內收入增長了19.6%。
華創證券此前表示,現餐飲復蘇疊加高端優勢修復,百威中國區高端銷量及整體噸價有望恢復性高增,并預計百威亞太2023年收入有望雙位數增長。
百威亞太管理層也很樂觀。楊克直言,2022年下半年因渠道被關閉帶來的逆風,今年將會變成順風。在亞太區域的分銷擴張預計在下半年完成目標,他說,“沒有任何理由對下半年感到悲觀。”
在業內人士看來,盡管百威亞太的高端市場份額不斷被競爭對手蠶食,但百威亞太在高端啤酒領域仍然擁有明顯優勢,短期內高端啤酒一哥的地位還難以撼動。
但未來一切皆有可能。國內啤酒巨頭攻勢正猛,高端啤酒這個擂臺,百威不好守。
參考資料:
《啤酒之王百威亞太困局:3個月市值跌1000億港元 母公司負債超千億》,北京時間,陳世愛
《動態切換銷售渠道 百威亞太上半年營收提升2.7%》,界面新聞,馮若男